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更新日期:2017-12-28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英文名: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 能源动力类

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支撑,其基础理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经济及国防等领域,几乎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密切相关。能源动力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在各行各业中有特殊的应用,是国家科技发展基础方向之一。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日益为世人所瞩目的今天,本学科专业必将为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和谐发展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昆明理工大学历史悠久的特色优势专业之一,在能源转换、热能动力、水电动力、热工自动化、能源环境、节能减排等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自1978年建立以来,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约4600人,目前在校本科学生近600人。拥有1个工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省级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工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一个校级本科教学团队;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作为专业发展的学科支撑。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名、云南省技术带头人1名、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云南省中青年技术后备人才2名。

专业方向:热能动力方向、水电动力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适应国家能源建设需要的、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系统的能源转换利用和动力工程专门知识,具备热、流、机、电知识结构和终身学习意识,富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工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热能动力、水电动力、热工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冶金炉窑热工、烟草、机械、、信息技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运维、管理、研究、教学、开发、策划、和营销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和建设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系统的能源与动力专业知识,精通所在岗位业务,能够成为相应岗位合格的工程师;

3)能够有效运用本专业知识,多专业协同解决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问题;

4)能在跨职能团队中工作、交流并担任核心成员或负责人等重要角色;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通过多种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国际交流、竞争、合作能力和为当地、国家及全球社会服务的能力。

毕业要求:

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特点及发展定位,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毕业要求共有如下12条:

1)工程知识: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能源与动力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能源动力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能源与动力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解决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案,能够设计并实现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机构、零件、整机,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软硬件开发工具,能够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不同开发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场合及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源与动力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就复杂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够了解能源与动力行业发展动态、学习能源与动力新理论及新技术,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力学。

核心课程:

热能动力方向:工程热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料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工业炉热工与设备等;

水电动力方向:水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力机组安装与检修、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其自动化等。

毕业学分: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200分,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热能动力工程方向:工程训练B、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热工基础实验、热工综合实验、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工业炉热工与设备课程设计、创新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训练B、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路理论B实验、水力学实验、水电站机电设备综合实验、水轮机原理课程设计、创新 实践课、毕业设计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多元发展:为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考虑,建议学生在个性发展模块选修以下课程:

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及范例、英语基础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能力提升、数学学术能力提升、英语学术能力提升及第二课堂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课程。



上一篇: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概况
下一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 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