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冶金工程系 > 副教授 > 正文

张少泽


1.基本信息


姓名:

职称职务:

学位:

电子邮箱:

研究方向:

张少泽

副教授、硕导、副系主任

博士

szzhang@kust.edu.cn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冶金电化学

2.学习工作经历:

2024.11至今,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9.122024.11,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讲师

2017.92018.9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化学院,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4.92019.6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

2010.92014.7,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士

3.个人简介:

张少泽,1992年生,2019年博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访问学者。承担本科生《固体原理》、《计算材料学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实践》和研究生《化学电源》等课程。

目前,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离子液体在溶液与界面相中的化学行为、锂金属|电解液SEI界面层调控与锂枝晶抑制研究、锂硫电池氧化还原穿梭效应抑制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功能添加剂研究、聚(离子液体)在固态电解质中的研究、手性膜分离和膜限域空间催化研究、高纯金属制备及分离机制研究。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各类基金12项(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累计经费584.5万元;发表SCI论文62篇,总影响因子约492,累计被引1625次,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28,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高影响因子及高被引论文;申请专利14项(已授权6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河滨分校访学1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8次,在重要会议中受邀作学术报告4次,还协助单位举办国际、国内会议2次。

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同学成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云南省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奖6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论文20余人次,获奖40余人次。

4.代表性项目:(限5项)

1)基于离子液体的锂金属|电解液界面层调控与锂枝晶抑制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30万;

2)离子液体基锂硫电池的锂电极|电解液界面调控与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抑制机制研究,云南省青年基金,主持,5万;

3)离子液体在过渡金属碳化物中的嵌入作用和电化学性能调控的研究,云南省教育厅基金,主持,4万;

4)直流电弧反应腔内壁沉积碳纳米材料生长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第二参与人,60万;

5)高性能低成本锗/碳草酸亚铁复合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技术研究,科技厅重大专项子课题,第三参与人,180万。

5.代表性获奖:(限5项)

1)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省部级;

22025   Emerging Investigators -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国际科技期刊奖励;

32024   Wiley China Excellent Author Program,国际科技期刊奖励;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3项(202220242025),省部级1项(2023),第一指导教师;

5)云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省部级3项(2024二等奖;2025二等奖、三等奖),第一指导教师;

6.代表性专利:(限5项)

1)一种离子膜电解法连续制备硫酸铜晶体的方法,ZL202210672695.22024.1

2)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极耳压合装置,ZL202222079365.02022.11

3)一种压滤式离子膜电解槽,ZL202222079252.02022.11

4)一种利用黄磷生产副产物磷铁渣制备磷酸铁的方法,CN114702016A2022.7

5)一种不规则六方纳米片状草酸亚铁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N115347186A2022.11

7.代表性论文:(限5项)

1Angstrom-confined   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within Co-TiOx laminar membrane nanochanne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4010.

2Nanoconfined   catalytic membranes assembled by cobalt-functionalized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 for rapid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3, 322: 122098.

3A   novel phosphorylated hyper-crosslinked porous polymer for efficient uranium   adsorption in wat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330, 125448.

4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 of ionic liquid monolayer   on lithium from first-principl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24 128 (39), 16766-16780.

5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midazolyl ionic   liquids and electrolyte additives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 theoretical   study.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25, 435, 128061.


上一条:任永生

下一条:代林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