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10月20日,依托首个"全国科普月"重要契机,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联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共同举办系列科普活动。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设置"弘扬科学家精神""青少年科普实践""高端科研设备开放"三大板块,通过多元展示与互动体验,让公众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一、弘扬科学家精神
9月20日至26日,实验室在莲华校区基础楼一楼大厅、矿冶大楼一楼大厅循环播放戴永年院士及王华、杨斌、文书明、刘殿文、郭胜惠教授等科研团队的感人事迹,并配套举办专题视频讲座,集中诠释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崇高品格,向社会公众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二、青少年科普实践
9月27日至10月10日,实验室面向中小学生推出"铜的浸出""矿物变精矿"等探究实验,并开发"手工皂制作""静电现象"等趣味小课堂。通过亲手操作与亲眼观察,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探究的种子。

三、高端科研设备开放
科普月期间,实验室高端科研设备全面对外开放,邀请卡尔蔡司、日立、赛默飞世尔科技等设备厂商的技术顾问,对大型仪器的功能升级与最新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帮助科研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技术动态,启迪科研新思路。10月10日至20日,实验室围绕"科研仪器功能开发与跨界融合"举办多场研讨会,进一步促进不同设备间的协同创新,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研究注入新动能。
本次科普月活动有效推动了高端科研资源的科普化和社会化,覆盖青少年、高校师生及社会公众等群体,充分彰显了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各科研平台"回馈社会、启迪未来"的责任担当,为夯实科技强国基础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