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日期:2018-10-18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503T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英文名:New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学科门类:工学 能源动力类

专业介绍: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以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新能源产业位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口专业,根据国家能源需求,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及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本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近40年办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重点主要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与存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优化控制、能源化学、能源材料、能源管理与经济等。本专业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共同拥有1个自主设置工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冶金能源工程),1个工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4个工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和制冷及低温工程),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动力工程)和一个校级本科教学团队(清洁燃烧教学团队)。学校的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等学校工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物柴油制备与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云南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硅材料国际合作研究室(东京大学可持续材料国际研究中心)等机构是学生进行实习与科研创新的基地。与泰国纳黎萱大学联合建立的“可再生能源学院”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可作为学生暑期学校和继续升造的选择。从事本专业教学的专职在岗教师30人,其中教授占16.7%,副教授占53.3%。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宽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系统掌握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高效转换利用、与之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既能承担新能源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教育与教学等工作,又能通过继续升造从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与研发,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

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新能源开发、转换与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能源环境影响与节能减排的理念。

根据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及发展定位,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毕业要求共有如下12条:

(1)工程知识: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新能源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解决新能源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新能源相关领域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新能源相关领域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软硬件开发工具,对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不同开发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场合及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新能源相关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新能源相关领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的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水平,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理解新能源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能够了解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动态,学习新能源及相关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新能源化学、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

毕业学分: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200分,详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机械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热工基础实验、新能源综合实验、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新能源仿真模拟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多元发展:为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考虑,建议学生在个性发展模块选修以下课程:

科技文献检索、英语基础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能力提升、数学学术能力提升、英语学术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社会或工程项目等实践活动。


上一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冶金工程专业(菁英)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热门文章